本报讯(记者 魏晓雯 王鹏翔 王子月)2月13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强调,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骨干网络,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加强旱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科学实施农村河湖综合整治,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意见》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意见》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意见》强调,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意见》指出,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在保护生态和不增加用水总量前提下,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建设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生产基地。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深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推进全链条节约减损,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意见》指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坡耕地综合治理。
《意见》指出,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骨干网络。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实施一批中小型水库及引调水、抗旱备用水源等工程建设。加强田间地头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连接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支持重点区域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深度节水控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高效节水旱作农业。强化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加快实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和小型水库安全监测。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旱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农业生产防灾救灾保障。
《意见》指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严格执行休禁渔期制度,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巩固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成果。持续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科学实施农村河湖综合整治。加强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改造。
《意见》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稳定完善帮扶政策。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持续做好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调整完善结对关系。
《意见》指出,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适当提高劳务报酬发放比例。
《意见》指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人口集中村镇和水源保护区周边村庄为重点,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开展水质提升专项行动。落实村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
《意见》指出,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
《意见》强调,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深悟透习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做好整体谋划和系统安排,同现有规划相衔接,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