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一头连着国家粮仓,一头连着百姓生计,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
在新时期新阶段,何以更好地为粮食产能提供“水”支撑,让“粮田”变“良田”?四川绵阳市带着这一课题,准确把握“重点在县域、难点在乡村”的科学判断,统筹谋划“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战略,拟通过三年建设合力攻坚,实现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与惠及群众超百万,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主战场在灌区。绵阳是农业大市,地处盆地西北部老旱区,全市有171万多亩永久基本农田尚未建成高标准农田,部分水利设施经过多年运行使用也逐渐老化失修,暴露出蓄水、提水能力减弱等问题,粮食生产“靠天吃饭”,“三农”发展受到制约。打通水利“最后一公里”,疏通水网“毛细血管”,便成为绵阳这个农业大市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如何破题?怎样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绵阳片区?去年年末,绵阳市高规格、高质量制定出《绵阳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蓄水、输水、提水、管护能力提升“四大工程”建设为重点,提出到2026年,全市农田水利设施蓄水能力恢复和新增0.59亿立方米、达到17.14亿立方米,恢复提水能力0.48亿立方米、达到3.46亿立方米,恢复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9万亩、达到39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万亩,灌溉覆盖率提高21个百分点、达到74.15%。
今年1月5日,绵阳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正式启动,吹响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冲锋号”。据了解,该市对接全省“一主四片”水生产力布局,将通过蓄水、输水、提水、管护能力提升“四大工程”建设,未来绵阳将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超100万亩、规划总投资超100亿元、惠及群众超100万人。
“我们将加速建成骨干水网有力支撑、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现代水网体系。”绵阳市水利局局长马建光介绍。该市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通过全力“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建成一批现代化灌区,基本实现农田水利渠系畅通、供水保障可靠、运行管护规范高效的现代农田灌溉水网体系,筑牢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绵阳片区的根基。
近日,在绵阳市的江油、安州、盐亭、梓潼、北川等县(市、区),处处可见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修整塘库、建设渠系、土地平整的繁忙火热场景,施工机器轰鸣声与建设者的欢笑声演奏出欢快的“交响曲”。
绵阳水利部门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充分运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策略,带着使命与责任科学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谋划出新一批惠当前、利长远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努力构建从水源到田间一体化的全域灌溉体系,实现互联互通、多源互济、余缺调剂的现代水网,全面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和农田灌溉保障水平。以乡镇为单元,打通村与村界限,成片推进,以灌区贯通、水源建设、水系连通、“毛细”畅通提升为总抓手,提高灌溉覆盖率和保障率,努力打造“渠美、水美、田美、路美、村美”的良好生态环境,夯实了农业产业发展根基,驱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驶入快车道。
上下同欲者胜。如何调动群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就此,绵阳市出台《绵阳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以奖代补实施意见》,通过以奖代补和以工代赈等方式,建立“政府+社会+群众”的机制,鼓励村民通过以工代赈、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形成“要我建”变为“我要建”的良好氛围,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同时,推进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探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推动水权交易平台建设,建立水权交易制度体系,激励社会资本投入。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后,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标准,将解决土地耕种‘分散化’‘碎片化’问题,有效推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改善灌排条件,增加可耕种面积,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让‘望天地’变为群众心中的‘丰产田’”。绵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在有力有为地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中,绵阳把水利发展作为重点工作,将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重点领域,主要领导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办公、调研指导,汇聚各方有利因素,破解困难瓶颈,激励干部群众踊跃投身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行列,形成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疑心聚力谋发展的新格局,绘就出农田建设好“丰”景。
“国家政策好,渠道修好供水后,我们家的‘望天地’成了‘丰产田’;我和家人在家门口水利工地打工挣钱,不仅照顾了孩子、老人和生产,还有收入,真是一举四得……”盐亭县种粮大户吴明满脸微笑地说。吴明坦言,他通过流转土地60多亩种植粮食作物,由于往年天旱缺少,收成甚少,一些“望天田”成了“倒贴地”;现在渠道修好有水了,他家今年还要扩大种植规模和节水滴灌规模。
截至3月底,绵阳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累计完成投资13.12亿元,完成投资占计划投资 27.71%;已累计开工 124个,完工25个,在建99个:累计新增和恢复灌面 17.85万亩,累计完成田间渠道清淤疏浚337个村。如今,该市农业灌溉“基本盘”得到持续巩固,正在向“集约精细”大步迈进。
“绵阳水利系统将科学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坚持‘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理念,切实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不断增强农业显示度,使名优特产农品金字招牌底色更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跃升,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发展,为绵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永续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保障和支撑!”绵阳市水利局局长马建光如是表示。(马子恒 谢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