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发展,根子在农田,命脉在水利。目前,我市共有大、中、小型防洪水库384座,塘坝2016座,主要河道136条,大型灌区6处,中型灌区27处,还有大量灌溉渠道。这些水利工程绝大部分位于农村区域,在饮水安全、防洪除涝、兴利灌溉、生态补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多龙治水”现象依然存在。农村水利设施投入主体包括水利、农业、国土、发改委、村集体、社会资本等诸多方面,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多头投入现象突出,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复、矛盾和冲突。
二是投入不均衡、不充分。受农村水利建设投入资金大、收益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益低、自然风险大等因素影响,社会资金投入动力不足。政府财政投入有限且多用于大中型工程建设,对偏远农村、连接田间地头的小、微型水利设施投资占比小。
三是管护机制不健全。部分农村水利设施无专门管理机构,上级监管欠缺,运行管护职责不明确,管护机制不健全,致使水利设施缺乏合理、规范的兴修和保养。
四是水价机制不合理。成本核算机制不健全,无法提取足额维修养护费用。农业水价过低,难以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五是管理能力较低。水利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缺乏,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现有管护人员大部分由乡镇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兼职,教育培训少,技术水平有限,工程运行得不到有效保障。
(一)做好统筹规划。建议推行“多规合一”,由市发改委牵头,国土、建设、水利、农业、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充分衔接县镇各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同时重视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村民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确保规划科学、合理、适用。
(二)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利用好金融服务“三农”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二是市、县分别设立公益性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专项补助资金,保障已有工程发挥应有效益。三是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如租赁、拍卖、承包、转让、政府购买服务等)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运营、管护,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群众投劳相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管护模式。
(三)健全保障机制。一是整合水务、农业、国土、生态环保等部门建设的涉水设施,明确管护主体及责任,实现统一管护。二是出台或修订完善我市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监督、考核、奖惩、水价等制度,落实对市、县、乡镇、村的管护考核机制,并与奖补、绩效挂钩。三是按照统一标准、分级实施的原则,研究提出适合济南市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的维修养护定额消耗标准,对工程管理实行标准化控制、程序化管理、网络化监管。
(四)强化工程设施。一是确保农村安全饮水设施全覆盖,优先解决老化失修、跑冒滴漏、净化消毒设施配套等问题,把好安全饮水的最后一道关口。二是强化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向高效节水和小农水设施倾斜,统筹解决灌溉水源、农田灌排骨干和田间工程“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坚持分类而治、因村施策,选择纳管区域集中处理、村落污水集中就近处理和分散污水原位处理等生活污水处理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四是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前期工作监管和合规性审查,制定出台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验收等相关制度及考核体系,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
(五)合理确定水价。一是建立与节水成效、调价幅度、财力状况相匹配的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重点对采取节水措施、调整种植结构节水的规模经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户给予奖励。二是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农业用水水源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用水向高效节约转变和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三是制定出台适合我市市情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水费收缴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确保水费及时足额收缴。
(六)建强水利队伍。一是利用水利“三支一扶”相关政策,引导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水利一线服务就业。二是与水利专业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行水利人才“订单式”培养、“人才组团”帮扶模式。三是推行以岗定人、社会聘用制度,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四是加强农村水利服务适用技术培训,通过田间课堂、在线教育、实地考察学习等方式,提高农村水利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七)提高科技含量。一是实施智慧农村水利工程,建立“互联网+”引领的农村水利管理体系,促进农村水利管理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以信息化驱动水利现代化。二是开发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农田灌溉决策管理、农村供水管理、“互联网+绿色小水电”等智能应用,方便群众缴费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三是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中小流域治理技术、农村水利智慧管理应用技术等专业性研究,不断提高农村水利科技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