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会5月29日在河北廊坊召开。在本次大会举办的“灾后水生态环境重建与提升”论坛上,副总裁邢磊受邀作了主题为“基于自然特征的滞洪区设计与水利设施灾后修复探索”的分享。
邢磊介绍,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加剧了全球城市的洪涝风险。从国际视野看,滞洪区与水利设施在发挥传统水务功能的同时,正积极融合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蓝绿系统建设,实现水文管理与生态功能的结合。这种基于自然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缓解洪涝风险的关键举措。
邢磊表示,将深化对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的研发投入,为生态环境科学保护、水务系统协同治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撑,并通过相关项目实践,为地方缓解内涝压力、海绵城市建设、水源涵养、水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环境改善贡献力量。
在我国,水利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需求,去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重点支持灾后重建、防灾减灾及水环境改善项目,加速生态修复、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流域治理,推动水利科技和防汛救灾的高质量发展。
长期关注水利安全,在河湖治理与海洋生态修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然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即在保障水利安全的同时,关注生态性和人文特质的保护及构建,提升水利设施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水利体系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人、水与自然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