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您好,欢迎访问PG电子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PG电子光明日报关注丨厚植绿色底蕴 筑牢生态屏障
2023-10-29 阅读

  pg电子官方网站pg电子官方网站10月27日,《光明日报》5版刊发专版《厚植绿色底蕴 筑牢生态屏障——广西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更大进展》,全文如下——

PG电子光明日报关注丨厚植绿色底蕴 筑牢生态屏障(图1)

  2021年4月,习在广西考察时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强调“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要求“坚持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2022年10月,习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工作提出“五个更大”重要要求,强调要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殷切嘱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负青山,切实担起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的历史责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壮美广西形象的发力点,让壮乡人民更康寿、八桂大地更美丽。

  神秘莫测的喀斯特地貌、青衣罗带的碧透漓江、秀美壮丽的山川梯田、山环水绕的俏丽古镇……这些元素巧妙组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幽雅绰约的山水画卷,构成了不可或缺的南方生态屏障。

  近年来,广西着力擦亮“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2022年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全国排名并列第一。这都得益于广西高起点规划、高严密法治、高标准整治、高水平修复、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厚植绿色底蕴,筑牢南方生态屏障,让碧水长流润泽美丽广西。

  近日,在如诗如画的漓江边,桂林市人民检察院联合相关行政部门开展增殖放流活动,2万多尾鱼苗跃入漓江,在青山绿水间自在轻盈地畅游。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桂林市委政法委负责人说,山水是桂林的“根”与“魂”,桂林持续吹响环保号角,用法治力量向污染宣战。

  今年4月,在杨堤码头,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漓江生态保护巡回法庭公开审理一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被告人邬某某当庭认罪悔罪。“庭审全程直播,上百万网友在线观看,这是一堂很好的普法课堂。”七星区人民法院法官易颖介绍,全程直播公开审理,就是为了动员更多人参与保护桂林的一草一木。

  全市上下形成合力,人人都是漓江保护者:桂林市自然保护区内,79个违规“小水电”全部按时清退;漓江流域综合治理入选“督察整改看成效”正面典型案例……桂林政法系统主动作为,对破坏生态者“抓大不放小”,绝不姑息。经过不懈努力,今日漓江山青水碧,生机盎然。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前不久,生态环境部通报1—8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168个重点城市中,广西南宁市空气质量排名全国第15位。南宁市的好空气,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市民杨斌感叹道:“现在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我们老百姓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南宁市深入开展工业、移动源、秸秆焚烧、扬尘等污染管控工作,加强市区与县域、各城区之间的联防联控,完成第二轮VOCs(挥发性有机物)来源解析工作,实施“2023年南宁市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完成1.7万台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柴油货车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广西以可见可触的工作实绩守护绿水青山,多方合力织密生态安全法治网,持续为推进绿色发展贡献法治力量和智慧。广西自然资源厅坚持高起点规划,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上为生态环境保护夯基赋能,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万平方公里,占陆海总面积的20.74%。全区99.59%的自然保护地、98%的红树林等18类保护对象均调入生态保护红线,为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筑起了严密的生态安全屏障。

  泛舟于横州市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眼前河水潺潺流淌,耳畔鸟儿在枝头欢快歌唱,头顶茂密树木郁郁葱葱……这不仅是一个观赏美景的好去处,更是一个自然和谐的生态园。

  西津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1850余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619公顷。前些年,公园内大面积发展人工养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污染严重。湖是黑色的,鸟类踪影也难觅,很少人靠近湖边,更别说游玩。

  横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开展了《南宁市西津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西津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专题调研、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专题调研等监督活动,组织人大代表实地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促进横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开展网箱清理、拦网塘清理、植被恢复、巡护监测,取得明显成效。

  “跟以前相比,水质好了,灌木丛和滩涂上有了很多鸟类,白鹭、苍鹭、池鹭等随处可见。”西津国家湿地公园巡护员黄永振告诉记者,“有一些鸟甚至从候鸟变成留鸟,说明这儿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

  南宁把湿地公园建成接触大自然的网红打卡地,使自然与人文融合共生,让往昔的臭水沟变成优美景点。“以前这里是个臭水沟,那考河湿地公园建成后,都能看到小鱼在水里游了,白鹭在公园找东西吃。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很有幸福感。”在南宁市那考河湿地公园健身的市民周先生说。

  暖阳下,粉色的洋紫荆迎风飞舞,这是每年春天,柳州与市民心照不宣的约定。“漫步柳州,置身紫荆花海,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扑面而来的自然之美。”来自湖南的游客刘女士说。

  多年来,柳州精雕细琢,着力打造以洋紫荆为主体的“一花为主,多花互动”的城市景观,实施了300多个绿化建设项目,覆盖60条城市道路、20余个公园、10余座石山和30多个街头小游园及柳江沿岸、铁路沿线等景观节点,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定制了专属于柳州的“春日浪漫”,成为人们争相拍照的网红打卡点。

  初秋,行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漓江边,一只只竹筏在水面鱼贯而过,筏上的游客玩水嬉戏,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桂林市兴坪镇,百里漓江穿流而过,十步一景、处处入画,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融为一体。

  高质量修复,是广西山水保持美感的又一因素。漓江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已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77万公顷;在绵延2000多年的灵渠,广西今年投入4亿多元疏浚河道、加固护岸,改造流域内松树林,实施8个废弃矿山修复项目,综合整治9000多公顷农田;崇左市金龙水库综合治理项目,利用不到1亿元的山水工程奖补资金,撬动了35亿元社会投资,为左右江生态治理注入了新血液……一系列有力举措,促成独具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让秀丽的山水散发出独特魅力。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贯穿南宁城市的内河邕江,水清岸绿,清秀柔美,是一条充满灵性的水系,如今已成为南国水城的一张亮丽名片。

  然而,邕江也曾被洪涝灾害困扰。“邕江哺育了这座城市,但当它发起脾气时就‘六亲不认’。”南宁市邕江防洪大堤修建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邕江曾多次发生洪灾,给市民带来诸多损失。

  为落实“治水、建城、为民”这一城市工作主线,南宁市历届领导班子自觉传递邕江治理“接力棒”,对邕江防洪、通航、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进行综合规划,建设了17个滨水主题公园148公里绿道。随着邕宁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邕江两岸亲水景致成形,百里秀美邕江绽放光彩。

  “治水就是最大的民生,要在让城市的发展回归‘围水建城’的理念。”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荣海山说。

  广西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入河排污口监管,狠抓工业集聚区污染防治,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自治区安排专项资金1.05亿元,支持27个县(市、区)实施一批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筹资4700万元,重点整治南宁、柳州等7个设区市17个县(市、区)23个行政村的26条黑臭水体;对河池巴马及百色田阳交界处百东河支流沿线,开展沿线畜禽养殖排放情况排查整治……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广西自然资源部门在7个市、县开展试点,北海冯家江、梧州六堡茶两个案例入选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发布两批23个全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探索形成了生态资源指标交易、生态治理及价值提升、生态产业化经营和生态保护补偿4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有效发挥了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

  前不久,一座总投资90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在鹿寨县投入使用,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万吨/日,大大改善了该县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成为柳州持之以恒推动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6年,柳州启动竹鹅溪黑臭水体整治工程项目,沿途陆续整治了约80个污水直排口,最终消灭了市区最后一条黑臭水体。2022年以来,柳州组织鹿寨、柳城、融安、融水、三江实施7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平方公里。2018年至2022年,累计植树造林约116万亩。

  5年来,广西强化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开展应对污染天气专项攻坚,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由2018年的91.6%提升至2022年的95.1%,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26.2微克/立方米,降幅25.1%。

  清澈江河纵横交错,森林蓝天净土相映成景,绘就一幅山清水秀的壮美画卷,源源不断滋养着八桂儿女。“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广西将坚定不移走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织好生态法治网,建好生态园,不断厚植绿色底蕴,筑牢南方生态屏障,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西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说。

PG电子光明日报关注丨厚植绿色底蕴 筑牢生态屏障(图2)

PG电子光明日报关注丨厚植绿色底蕴 筑牢生态屏障(图3)

  习对广西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崛起精准指导、精准擘画,是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根本遵循。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胸怀“国之大者”,厚植生态优势,创新生态价值转化实现机制,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崛起,把生态颜值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发展价值。

  擦亮山水甲天下“金字招牌”。桂林拥有得天独厚的漓江山水生态景观资源和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广西坚持把漓江保护治理作为“国之大者”的系统工程,以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有效支撑漓江保护治理,以最美漓江涵养世界级旅游城市内涵,推动桂林山水保护提升系统性、增强协同性、体现现代性。应用“区块链+人工智能(AI)”技术,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构建数字漓江保护利用体系,打造国内江河综合治理典范和世界级生态环境保护样板,呵护好“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金字招牌。广西处处是桂林,全区不断厚植生态优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生态质量指数居全国第二。2022年,全区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全国排名并列第一。

  角逐生态经济发展“新赛道”。广西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农业、建筑、能源、消费、生产、交通等领域,赋能绿色消费、绿色建筑、智能生活、绿色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催生一批“零碳”产业集群,形成绿色发展澎湃动能。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和从严资源投入约束的前提下,广西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山水景观、绿色田园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创新经济、生态旅游、健康休闲、高效农业等环境型友好产业,提高生态产品价值,提升经济“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实现生态颜值向发展价值的转化。打造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平台,探索建立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等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拓展排污权交易的污染物种类。创新景观与生态资源市场化运营模式,探索建立支持生态资源转化的绿色信贷融资担保机制、绿色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绿色贷款贴息制度等,推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产品创新,着力推动绿色服务业高质高效发展。

  树牢推动绿色发展“指挥棒”。广西建立生态资源资产经营管理平台。在确权登记和自然资源核算评价基础上,行使资源收储评估、资产提质增效、产业导入发展、市场交易和全过程风险控制等功能。鼓励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益挂钩,构建生态建设运营双平衡机制。适时引入“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考核标准,打破地方及干部考核的GDP指标主导性,建立反映生态产品保护和开发成本的价值核算方法,建立体现市场供需关系的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GDP+GEP”双考核体系,探索建立绿色发展的全新考核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绿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整合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广西绿色技术转移中心、绿色技术银行的市场化建设,提升科技支撑绿色发展能力和水平。(作者:陆鹏,系广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西区委党校研究员)

  近年来,广西钦州浦北县坚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三农”、促振兴,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推进“绿色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上,浦北县加快实施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行动,通过推动环境综合治理、“农文旅”融合,快速提升特色产业规模和产量。

  浦北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建设集特色农业与长寿文化、科技研发、中小企业孵化、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陈皮产业园。2022年,浦北县陈皮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7万人就业,陈皮产业已成为浦北特色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全县陈皮柑种植面积近13万亩,培育陈皮加工企业100多家,预计到2026年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实现陈皮产业产值超100亿元。

  浦北县依托粤桂协作平台,深化产业、科技、市场、人才等方面聚力,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2万亩,干毛茶总产值近6亿元。通过茶产业招商引资,引进粤企投资1.5亿元建设核心区5000亩、辐射区超万亩的五峰山钦香生态茶园基地,同时按照“1个企业(项目)+1个专家(大师)+1个示范基地”发展模式,打造200亩以上规模茶种植示范基地10个,带动2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超3000元。

  环境保护方面,浦北县落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计划总投资3.3亿元。项目建成后全县域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将统一转运到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年处理垃圾量18万余吨,年发电量6900多万度,提供数千万元的年产值以及100多个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浦北县启动马江河县城段水环境治理一期工程,总投资5.68亿元,将清理疏浚7.8公里,新建护岸总长2公里,新建架空栈道1.99公里,沿途新建雨水、污水管网11公里,新建生态湿地7.3万平方米。浦北以实现马江河“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为目标,打造“一江碧水”向南流景观,有力提升县城宜居品质。

  在促进“农文旅”融合方面,浦北县着力打造休闲康养胜地——石祖林中茶核心示范区,以乡村旅游发展为载体,通过“基地+公司+合作社”模式,实施“乡村风貌改造+乡村旅游开发”,与村民采用“租赁+分红”合作模式,助力900多户群众就业增收,直接带动就业1200多人,辐射带动创业从业5000多人。

  通过特色产业发展和环保建设“双轮驱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浦北县让绿水青山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靠山。全县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任务,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已连续6年获自治区巩固脱贫成果(扶贫)工作成效综合评价“好”等次,连续7年获评广西财政衔接(扶贫专项)资金绩效评价A等级,入列2023年全国10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黎赞辉、陆永裕采访整理)

  聚焦世巡赛·环广西丨南宁城市赛段:在青山绿水间风驰电掣 荷兰车手喜夺本赛段冠军

网站备案号:黑ICP备2020004697号      Copyright © 2020-2023 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大庆高新区新风路6-1号大庆服务外包产业园C1、C2、C3座1219室 :15246062972
友情链接 :
  • BB电子
  • 半岛·官方网站
  • IM电竞
  • 开云真人
  • 168体育
  • 完美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