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夏津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大力传承历史水文化,续水脉、传文脉,助力推动新时代水利文化高质量发展。德州市夏津县黄河故道水保工程获评山东省首批水利遗产,“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荣誉称号。
归纳整理,让水利文化“活”起来。突出政府主导,把传承水利文化工作纳入夏津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加强统筹规划,强化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弘扬水利文化中的主导、引导、统筹、协调作用。以夏津县水利局为主导,联合相关单位制定调查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县重要水利文化开展全面调查,并建档立卡,制定保护措施,明确责任单位、监管单位,让水利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加强统筹管理,做好水利文化保护与管理顶层设计,明确管理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水利文化教育相关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宣传制度,通过分级分类管理,逐步把水利文化管理纳入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由离退休老干部与青年干部组成人才专家库,合力编撰夏津水利志。成立水利文化领导小组,构建由水利文化教育工作队伍、教育宣传员、教育志愿者队伍等组成的自上而下的水利文化教育宣传网络。加大资金保障,将传承保护水利文化纳入水利工程建设、运行和维护预算,积极协调县财政、发改、文旅等部门,加大水文化建设财政支持力度。以政府为主导,激发公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扩宽资金渠道,积极稳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水文化建设领域,落实水文化宣传教育专项经费,确保水利文化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总结提升,让水利文化“伙”起来。实现“基地化”。立足于讲好黄河故事、传承运河文化,选取自然条件优越且具备一定水文化底蕴的水库、河道,因地制宜建设两基地(水情教育基地和节水教育基地),根据公众群体的特质,利用媒体、网络、讲座、公益比赛、水情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国民水情教育,向公众提供丰富多元的水情教育服务。实现“景区化”。为突出水利特色,提升文化内涵,打造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九龙口湿地国家水利风景区,在园区内围绕水文化、水景观元素,通过设置展板、实物展示、互动模拟等方式,全方位PG电子平台展示全县治水理念、亮点工作及近年来水环境治理成效,普及河湖知识、营造关爱河湖、保护水环境的良好氛围。自建成以来,吸引了大量市民参观体验。实现“百姓化”。立足群众需求,把夏津水利文化和移民工程相结合,在项目建设中,注重文化挖掘和保护,形成了鼓韵、古井、古堤“三古”文化,建成了水韵公园、鼓亭广场、长城古堤、万亩花田等水文化主题展示PG电子平台场景,使移民村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整理了从一“盐”难尽、“阡”移“陌”化到诗画田园的盐碱地改良史,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浓郁水文化气息。
展示推介,让水利文化“火”起来。创新发展模式,始终秉承“以水为先,以文兴业”发展理念,紧紧结合水土保持开发治理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相继投资2亿多元对故道森林资源进行重新挖掘和整合,对园区重新规划布局,建设了“千亩杏邬园”“千亩梨花园”“千亩桃花园”“千亩颐寿古椹园”“千亩槐林园”等十个特色果木林区以及夏津治沙县令朱国祥纪念馆等景点,每逢花期果季,吸引大批游客来此游玩,年均接待游客约220万人次。创新工作模式,以“文化铸水”“文化兴水”为导向,紧紧围绕建设“水润夏津”“水美夏津”“水兴夏津”等水文化品牌任务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文化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同时,组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服务者”的身份下沉到景区内,通过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向旅游者提供宾至如归、童叟无欺的点点滴滴的服务细节。创新宣传模式,创建校院合作模式,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省内高校对接,设立了水利文化教研基地;以“两区、四基地”为依托,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新形式,多途径开展水利文化“八进”宣传活动。今年,全国水土保持与乡村振兴高端论坛在夏津县召开,肯定了“包袱田”是截至目前全国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水土保持措施。夏津县是全国水土保持理论与实践发源地,形成了水土保持的“夏津模式”,先进经验做法被中国水利报、农民日报等11家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相继报道。